close

面對人生 面對自己 小野、李亞的兩代情書

對話從「差點要陣亡的笨鵝」和「不行的笨 咪」開始,小野和李亞,這對文壇父女, 自2007 年7 月11 日起,書信往來年餘,如今內容 被集結成《面對》一書,主題是生命的挫折與低潮。 

     

     書信,成為隱藏情緒的抒解

     那是小野擔任華視總經理的最後一段日子,總帶著 點傲氣的他,曾是英雄出少年的暢銷書作家、台灣 新電影開拓者、一身反骨與體制拔河,當他低頭寫道:「我還以為自己真的會倒在華視的地下停車場, 成了一個悲劇英雄,或是死得不明不白的狗熊。」是 怎樣的光景? 

     

     李亞,剛從義大利完成設計碩士學業在歐洲旅 行,理當充滿社會新鮮人的輕快雀躍,豈料她卻十 分徬徨,這程返家前的漫遊,風景看來格外灰暗。 「上火車時主動幫我抬行李的義大利男生變得特別 溫柔,大概是他們聽到我的行李裡面有心碎的聲 音。每次搭火車上下行李,一定會有義大利男生熱 心地問:『你行不行?』然後伸手表示要幫忙.....這 次我終於一臉虛弱的回答,『我不行,麻煩幫我。』」 成功只是過往努力的證明,即使有個名人老爸也不保證事事如意,處在困境裡的父女該如何面對? 

     

     小野說:「我是那種永遠笑笑的人,即使在華視 期間,身體出問題,感覺人生第一次到了極限,也 永遠以輕鬆的態度面對同仁,一副能克服萬難、很 有信心的樣子。」 

     

     李亞說自己也是這樣,看起來很溫和,而且從小 就懂得對長輩表達晚輩該有的貼心與謙遜。他們 慣於在人前隱藏情緒,一年多的書信往返,就成了父女間抒解壓力、彼此療傷的出口。

     

     示弱,讓父女對彼此更信任

     
固然兩人都有高EQ,李亞的氣質卻與父親迥異。 小野舉手投足間,隱隱有股熱情訴說的神態;而一 頭短髮、帶點靦腆的李亞,卻是十足的新世代,很 省話、很酷,然而在她深邃眼神後,有片思潮湧動 的大海,冷不防就會捲起驚天大浪。果然,2004 年 與父親共同出版的《爸爸,我要休學》,也是從人 生的大疑問開場,明明是富裕環境中成長的幸運兒, 卻有一堆理由不想唸書,為什麼難題這麼多? 

     

     小野說,從小與女兒相處就是以很誠實、坦白的 態度。他了解,再多的愛,也無法代替孩子承擔生 命中的苦與樂,他不擔心孩子的負面情緒,那是一 種探索生命的途徑。這位二十多年來總在專業領域 引領風潮的狠角色,說他從不怕在孩子面前表現出軟弱的一面,很習慣向女兒「訴苦」,叨念自己不中 用的地方,而女兒也很習慣把自己的情緒往老爸身 上倒,因為對彼此很有信心。是以,當兩人在書信 中互相求救時,彷彿是心裡疑問一一被解開的過 程,完全沒有親人間最常出現的相互憂慮。 

     

     通過毫無矯飾的《面對》,人們看到一個二十多 歲的女孩與五十多歲的老爸,各自經歷的人生,以 及許多自省與心事。小野直說孩子10 幾歲就很成 熟,什麼話都可以聊,女兒卻說,有時看到爸爸那 麼坦白的剖析自己,會有點不好意思,好像告解者是父親,撫慰者是女兒。 珍惜,機會在不經意中出現 在《面對》中,也看到一位「學成歸國」的年輕女孩跌跌撞撞的工作經歷,李亞學的是視覺設計,經 過不少面試受挫後的沮喪與憤怒,終於找到網路公 司的工作,她描述台灣創意工作者的努力與艱困, 李亞說:「新公司像是缺少強而有力的火車頭,吃 力的在上坡路上掙扎,而當時在華視的父親則是駕 駛著走下坡的火車,不推也在向下衝。」 

     

     就在這樣上坡吃力下坡失控的環境中,李亞忽然 得到中國時報副刊主編的工作,李亞表示,當初就 覺得拿寫作當職業不切實際,所以才會去學設計, 沒想到又繞回了文字的領域。她很誠實的說,同樣 年輕、寫作程度相近的人不只她一位,但因為父親 的緣故,可能多了些人脈,所以自己很幸運.....她 的分析好理性。 

     

     其實李亞的機緣是在義大利時就牽起的,當時 她為中時副刊寫寫畫畫,很願意一改再改、配合度 很好,老爸解說到此,很節制的露出淺淺一笑。而 女兒才恍然發現自己的工作態度超優,「喜歡寫, 又覺得很難有機會⋯⋯就是很珍惜啊!」她笑笑但 酷勁不減。沒想到當主編不到半年,又碰上這個曾 經偉岸的媒體大裁員,她沒有老員工的傷感,同事變少、事情變多,但就繼續做吧。 

     

     面對,打開生命之謎的章節 

     李亞笑言:「父親的那個時代,好像淘金熱一般, 插下去的地方就是你的,充滿了機會。而我們這一 代,就是走一步算一步,沒有使命感。有一種漂流的感覺,如果這塊沒了,就去找下一塊沙洲。」 小野始終是一個奮戰者,他回想自己成長的過 程,物質上貧瘠、沒有安全感,了解唯有努力才能 生存,內心的自卑靠苦學肯做去克服,學寫作是看 念中文系、外文系姐妹的教科書;寫電影劇本,是 到當時的德國法國兩個文化中心看免費電影,做筆 記分析鏡頭.....他認為自己是以完成目標的方式做 為動力,「就是想要比別人厲害!」 

     

     然而回想人生轉捩點,居然都是在台灣最不景氣 的時候,小野說:「我寫《蛹之生》,碰上了石油危 機,所以經濟很差,當時知名作家的書都不賣,我 的書一暢銷就顯得很突出,哪想到剛開始還找不 到出版商;後來進入中影,剛好又是國片沒落,沒 人拍電影的時候我跑進去,的確是帶著懷疑和恐 懼的心情在做,不是聞到商機,而是背水一戰的心 情。」不景氣表示原來的成功模式結束,創新的東 西有了露臉的空間。 

     

     到了40 歲出頭離開中影,創作11 年,寫了80 多 本書,過50 歲才又回職場,先在台視節目部當經 理,又到華視當總經理,他想想人生的次序有部份 走反了......那時看到同學們紛紛退休,而他還在拼 命。他對女兒傾訴:好像自己根本不會生活、不懂 工作外的樂趣,經過了超越極限的洗禮,重新回到 一個作家的身份後,「想打開自己生命之謎,將自己 解救出來。」 

     

     撇開小野內在的陰鬱與自苦,他有的是傻勁,才 能在荒蕪中造就屬於他的浪漫歲月;而李亞,面對 的是繽紛卻虛無的新世紀,她以一種絕對坦然的 姿態,有機會就珍惜的隨性,將這個創作家族的 DNA 接續下去。《面對》是兩個世代的對話,《面 對》也預言了未來,這個酷酷的女孩,將譜寫出不 同時代的不同浪漫。
http://forum.30.com.tw/Board/show.aspx?go=1450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reamComeTure7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